伏 姓——历史来源

姓氏源流

伏(F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风姓,出自上古 太昊年间 伏羲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清朝初期学者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现代的人类学者实地考察后,才得到这些苗族的传说。按 苗族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娲,他们本为兄妹,人类在遭到洪水后,人烟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

在伏羲氏的苗裔后代中,有的用先祖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伏氏。伏氏同时也是宓氏,古代“伏”、“宓”两姓通用。


源流二
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名人 侯植,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南北朝时期有个汉族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跟随北魏孝武帝西迁,甚得宠幸,赐姓为俟伏侯氏,在《北史》中称作“俟伏氏”。后来侯伏氏跟从魏孝文帝大破沙苑,又再次改受赐姓为贺屯氏,因而,侯植的后人形成了侯伏氏和贺屯氏两支。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侯伏氏、贺屯氏这两支族人中大部分改为伏氏,也有部分贺屯氏改为贺姓。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后北魏王朝又灭了北凉国,并逐吐谷浑部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均为北魏王朝所统治。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坚决的汉化改革政策的有效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氏鲜卑人,都被融入汉族,皆汉化改为汉姓伏氏、或乞氏。


源流四
源于风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伏不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伏不齐,公元前521/502~?年待考,亦称宓不齐,字子贱,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伏不齐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者之一,在史籍《史记》中说他小孔子三十岁,但在典籍《孔子家语》中则记作“小四十九岁”。

在伏不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用,因称伏氏、宓氏,后多称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西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伏侯龙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中国姓氏集》中记载:“后周时有大将军伏侯龙恩。”伏侯龙氏,属于古西羌民族的一支,在鲜卑拓拔部侵占西北地区后,曾长期被拓拔部所控制。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伏侯龙氏亦随之改为汉姓伏氏。北魏孝文帝病逝之后,北魏王朝大乱,许多鲜卑、慕容、氐、羌民族又纷纷改回原姓。

然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影响深远,很快,北方少数民族以鲜卑、慕容二部为代表,迅速融合于汉族等其他民族,姓氏的汉化仍旧因循下去,伏侯龙氏不但依旧改为汉姓,而且在宋朝以后还分衍有伏氏、龙氏、侯氏三支。


源流六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阿至罗国国王阿伏至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伏罗氏,全称为阿伏至罗氏,是南北朝时期西域阿至罗国的国姓,出自其缔造者阿伏至罗,汉史简称其为伏罗氏。在史籍《魏书》中记载:“阿至国王姓伏罗。取汉姓伏氏。”阿至罗国,为古突厥语,汉称就是高车国,是南北朝时期匈奴民族西部分支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所创立。

在此次战役之后,不少故高车族人被唐军裹挟而返,留居于中原内地,以先祖之名的谐音汉字为汉姓,称伏氏、罗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伏羲、伏不齐(宓不齐、宓子贱)。即太昊,风姓。出身于甘肃省天水市,现天水市有伏羲庙,朝圣的游人极多。他率各部落沿黄河南下到河南淮阳。传说他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称太昊。教民结网、打猎、饲养畜禽以充靤厨,故又称包 。他始画八卦,造书契、建都于陈州古称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位115年。正姓氏,制嫁娶。取各部落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组成新的图腾——龙。自封为龙师,定龙宫,现留龙湖。龙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簇徽,龙成为华夏民簇新的图腾。华夏子孙称之为——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淮阳县有保存完好的天下第一陵——伏羲陵。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朝祖祭陵的人络绎不绝,多时达十万多人次。2004年10月17-19,淮阳县举行首届姓氏文化节。

各支始祖

伏 胜:伏义之后子孙以为氏,颜氏家训书谥汉世所立单父东,门子义碑云济南伏生即子义之后胜为泰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因壁藏之至汉文帝时年九十馀以二十九篇授太常掌故黾锗,术宠古文尚书序云伏生年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是为今文之学史,记汉书儒林有传。是为山东伏氏始祖。

迁徙分布

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四位门阀。

据《郡望百姓家》记载:伏氏望出京兆郡。又据《元和姓纂》记载,伏氏望出太原、高阳、平昌。远古时有位伟大的部落首领,叫伏羲,传说八卦就是他所创。还有传说他和女娲繁殖了子孙。伏羲生活的年代,稍晚于炎帝和黄帝。伏姓的始祖,就是伏羲。伏羲又称作宓羲,宓和伏,在上古是同一字,有的古书说伏羲的后代,有姓宓的。先人中最出名的是:〔伏生〕秦朝人,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天下人都听他的,不想别的主意,就将读书人活埋了,将书都烧了,就是焚书坑儒的故事。伏生就偷偷将一部上古典藉《尚书》臧在墙壁里。汉朝建立后,又重用知识分子,伏生取出墙内的书,除损坏的部分,还剩二十多篇。那时有学问的人剩下没几个了,汉文帝就赶快派了人来向伏生求学,学习尚书,并传抄这部经典。伏姓迁徙地涉及大江南北的古帝,后裔或支族的分布也是很广泛的,理出个头绪来,无疑是对伏姓子孙寻根有益的。同时,从其后裔的分布状况中,亦可反转过来省视其悠久的传说史,从而进一步佐证伏羲氏是有其人的。此外,从伏姓(宓姓)的形成情况看,故里天水在进入阶级社会后,长期处在戎族居地,经济、文化不如黄河中下游,导致伏姓宗教未在天水地区形成,出现伏姓由东向西播迁的走向。这是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符合的。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高阳郡:战国时期为高阳邑,东汉桓帝时期(公元147~167年)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晋朝泰始初期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时辖四县,辖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时期置青州高阳郡,辖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西北部一带。隋朝开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废黜。

平昌郡:即顿邱郡。据《宋书·州郡志》记载:“顿邱,二汉属东郡,魏属阳平,晋武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分淮阳置顿邱郡,县属焉。”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国(约公元五世纪),将顿邱郡改成徐州平昌郡,治所在顿邱,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地区。

安丘县:汉朝时期置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安丘县西南部。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高阳堂:以望立堂。

平昌堂:以望立堂。

安丘堂:以望立堂。

鸣琴堂:春秋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为单父宰。不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而且他很有才智,他每天只弹琴作乐,看来不象他的同学巫子期治单父表现得勤劳。但是单父仍然被他治理得很好。人们夸奖他是“鸣琴而治”,所以叫作“鸣琴堂”,孔子夸奖他有“王佐之才”。

藏授堂:伏胜,字子贱,春秋时博士,历史上称之为“伏生”。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高祖灭了秦朝以后,伏生扒开墙壁,见书发霉损坏了一些,还剩二十一卷。伏生便在齐、鲁一带聚徒讲授。在汉文帝执政时期,他已九十多岁了,汉文帝派太常史掌故错跟伏生学《尚书》,由伏生的女儿口授,错逐一记录下来。就是今文《尚书》。

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