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境内,枣庄、菏泽有为数不多的骈姓人居住。河南、山西、河北、北京、江苏、安徽、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都有骈姓人分布。
“骈”是从马,并声的形声字,虽不是常用字,却也非生僻字。骈的本意是两马并驾一车,《说文》中解释道:“骈,驾二马也。”作为名词的“骈”通“胼”,胼胝,即手掌脚底上的硬皮,如《孟子·滕文公下》中“是故禹稷骈踬。” 比较为人们熟知的是“骈文”的用法,骈文也叫骈体文,与散文相对称,讲究声律的调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是一种魏晋以来形成的文体。“骈文”名字的由来与骈的本意联系密切,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
骈还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有骈姓人依据骈字与马相关的本意,和从马的造字结构猜测他们的祖先或许与游牧的少数民族有关,例如匈奴、鲜卑、羯、氐等,但是,由于文献记载奇少,很难确定,尚待考证。
至于“骈”字的读音,正确的读音应该是“pián”,由于方言的差异性,骈字在山西被读为“péi”;在安阳则为“biān”。
骈姓人的祖籍主要有山西省的沁县、偏关、祁县、黎城;河北省的磁县、武安、曲州、大名;河南省的安阳、濮阳、南乐、内黄;江苏省的盱眙、泗洪、徐州;安徽省的明光;内蒙古的呼市;北京市的怀柔;山东省巨野县等地,其中不少骈姓人聚居地的地名都被冠以“骈”字,如河南安阳市殷都区西郊乡的骈家庄;江苏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的骈台村等。但也有“名不副实”的特例,如位于我省巨野的骈楼。
虽然很多字典、词典上对骈的注释里都有作为姓氏的词条,但是关于这一姓氏的文献资料相当有限。
《论语·宪问》中有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的文字记载,其中“伯氏骈邑”即今天山东省临朐县一带,有人据此认为春秋时期,山东临朐县就是骈姓人的聚集地和最早的源头。但北京的骈宇骞认为“骈邑”作为一个地名,和“骈氏之邑”是有差别的,以此为依据难免牵强。
山西洪洞历来是人口、姓氏的重要迁出地,骈宇骞认为关于骈姓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万氏统谱》,明朝时期曾出现过举人骈哲、户部主事骈恭,除此之外并没有获得什么有关骈姓渊源的信息。而据上世纪90年代山西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骈姓人共1182人,这再次证明了“骈”的确是一个稀有的姓氏。
关于骈姓的由来,至今难以找到一个有据可考的说法,有的往往是一种传说和推测。在河南安阳的骈姓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骈姓人的祖先原姓边,在朝廷里为官几代,很有势力。一度遭到佞臣诬陷而招惹了杀身灭门之灾,为了逃难避患,幸存者便更姓为骈,并沿用至今。这一说法虽与“骈”字在河南安阳一带方言中读音为“biān”,同边,但只是口耳相传的说辞,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还有待考证。
现今山西、河南、内蒙、江苏、河北、安徽、北京、上海、云南、陕西、山东、新疆等地皆有“骈”姓分布,并且有的地方还有相对集中的“骈”姓村庄。关于骈姓的姓源,目前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
“骈”姓的祖先应该与游牧民族有关,“骈”字从“马”“并”声,可能大约在五胡乱华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入居于“并”(山西并州),故取汉字“骈”为姓,从“马”表示民族的特点,从“并”表示居住地,或许这就是“骈”姓的来由。
说法二
以地名为姓。《左传》、《论语·宪问》中有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的记载,其中“伯氏骈邑”即今天山东省临朐县一带,有人据此认为以地名为姓。近日与山东临朐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其回答说:“今临朐境,古称骈邑,为纪国所辖。现在山东临朐县没有姓‘骈’的。”如果以地名为氏,应该当地有所遗存,一般来讲以邑为氏应该是祖籍所在,不能没有痕迹。其费解之一。其二:历来学者对《论语》中的“伯氏骈邑三百”就有不同的解释,或云“伯氏骈”是人名,而“邑三百”是指“伯氏骈”的食邑有三百。若如此,则“骈邑”就不是地名了。
但由于文献记载奇少,难以确定,尚待进一步考证。请同姓家族的成员们继续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