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和特点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 性质和机理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 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第二类 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第三类 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第四类 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突发事件特点

第一 突发性 突然爆发、难以预防,猝不及防。

第二 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种类、规模常常无法有效地预测事态的发展千变万化。

第三 危害性 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妨碍心理健康,巨大财产损失,还会影响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以及社会安定,许多突发事件还具有后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第四 相对性 由于时间地点的不同,有些突发事件的概念也会随之改变。

第五 多样性 有时突发事件带来很多灾害。

第六 规律性 虽然是突然的猝不及防,但有些突发事件还可找到一些规律。

PPT展示

灾害面前社会公众职责

特大灾害如地震、洪水、风暴潮等,由于伤病员量大,伤情复杂多变,环境恶劣,除专业医务人员参与外,要求动员受灾地区各种力量投入现场救援,发动社区群众进行自救互救。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地区特大地震发生后,广大群众成立了几千个志愿者组织,到达现场参与抢救伤病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公众的主要责任是:
1. 直接参与救灾工作和对危重伤病员的现场救援如对猝死者进行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对外伤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
2. 协助医务人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提急救箱、正确搬运伤病员、设立临时救护站点。
3. 看护伤病员,细心照顾伤病员的日常生活。
4. 积极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对灾后的疫情及时上报,并对可疑地区进行彻底消毒。
5. 协助公安、治安部门维护社会秩序。

留言&互动